事实上,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具有随机性。我们轻易地对某人产生好感,我们称这是投缘,其实这很有可能来自父母在我们脑海中的映像;购物网站“恰好”给我们推荐了心仪好物;短视频平台“恰好”播放了我们认为有趣的。但是显然,我们自己的大脑更擅长投其所好。无论你看过多少文学作品或是影视作品,实际上都带有一定的选择性。那些你不太感兴趣的,可能都没有在脑海中留下多少印象,甚至没有看到。
我们今天准备谈论的是“选择”,它往往伴随着主观以及客观,徘徊在“这么做更爽”和“应该这么做”之间。我们在做一个决定时,过去和未来、别人的看法、自己的感受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在脑海中,有时候这些会让你更容易些,有时候也可能在快感来临之前不会涌现,有时候又让你纠结懊恼。当然这些都很正常、很普遍。
我们把范围继续缩小,就拿日常安排来说,可以分为:重要且紧急的事项、紧急但不重要的事项、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、不紧急且不重要的事项。这是著名的“时间四象限法则”,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头绪,合理安排什么时间干什么事。如果你愿意试一试,会发现做选择时会轻松很多,帮助我们养成好习惯,培养自律的能力。以及,你会更全面地考虑诸多因素,包括平时忽略的、甚至认为不可能的。
但是这并不是说自己的第一印象和感受是不好的或是无关紧要的,这只是帮助你更好地运用这一切。
比如,你看到了一篇励志文,心潮澎湃,你决定锻炼身体、完成所有工作、开会、社交、阅读。按着时间表走,激情饱满,你坐在电脑前几小时、开了会,疲惫时候给自己打气:将来有马甲线的自己一定会感谢现在的自己!于是又拖着疲惫的身子去跑三千米,接着到了阅读的环节该到了……你猜怎么样了?
岁月静好,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?不,窝在沙发里,刷了刷抖音、边吃零食边看剧,消消乐打了十二关,时间悄然流逝……
干脆放弃,或者因为愧疚,花极大的精力去弥补,比如熬夜。这种状况确实很难坚持下去,很难有良好的效果。其实,更好地选择是把你的事情归类。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设置为“重要且紧急”,有重要的工作,就缩短阅读的时间;做了大量运动,就让自己轻松的看看剧玩游戏。总之,让自己一天结束之后,经历匮乏的时候能放松,做一些“不紧急不重要”的事。
我们的目标是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控力,不是被突然的鼓舞或者打击。在做决定的时候,我们会想从中得到的益处、会有哪些难以克服的,而不是幻想美好的终点。是啊,没有不合适的岗位,只有不合适的心态,还没上路,就已经感动了自己。
烟台桑尼橡胶有限公司综合部撰稿。